从“十三五”奶业振兴到“十四五”奶业竞争力提升,从传统粗犷养殖到提高单产同时降本增效,我国奶业踏上科技创新之路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、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施正香老师带来《奶牛场垫料化利用技术进展》,施教授从垫料利用对奶牛场污治理的意义、牛粪再生牛床垫料的生产方式及设备、中国农大团队研究进展和垫料生产系统对环境的影响4个方面与牛人听众进行了交流。一直以来,沙子、稻壳多为牧场垫料的首选,而牛粪转化牛床垫料回用往往会因为安全性问题饱受诟病,施教授表示,牛床垫料采用好氧发酵处理后,其生物安全性并不亚于稻壳。此外,在使用过程中,施教授团队就牛垫料躺卧舒适性和微生物变化进行了研究,采用牛垫料、稻壳、牛+垫料三种处理方式,结果表明,三种处理模式下,根据奶牛在垫料上的起卧时间,单纯牛垫料的舒适性要优于其余两种方式。
奶牛舒适度管理是牧场老生常谈的话题,但是现在仍然还有很多牧场不注意奶牛舒适度提升,造成奶牛疾炎发病率高、产奶量低、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等问题,对牧场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。
牧场用牛做垫料要注重一个指标,即纤维的长度,纤维越长越适合做垫料,过短就易沾到和上,造成感染;其次,除了检查卧床的松软程度外,还需要检查卧床垫料的干物质,奶牛喜欢松软、干燥的卧床,微生物生长可以通过温度、湿度来控制,温度很难控制,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湿度,将垫料的湿度降下来是控制炎最根本的办法。此外,王博士表示垫料不但要充足,而且要维护好,垫料要每天旋耕。在长时间不旋耕情况下,一旦旋耕,大量微生物暴露,可能造成炎发病率升高;垫料补充频率应该每周三次以上,且如果牛群存在副结核感染,不宜采用牛垫料。
上一条:牛发酵床制作方法
下一条:没有啦! |
返回列表 |